
广州商团叛乱
广州商团,原本是辛亥革命后,商人为维护生命财产安全而成立的自卫武装。后来被英国和买办地主操纵,以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买办陈廉伯、佛山大地主陈恭受为首,拥有数千人武装。当时英国恐惧中国的革命统一战线,一面让陈炯明反攻广州,一面怂恿陈廉伯进攻广州革命政府。
1924年8月10日,广州商团偷运大量武器到广州,意图武力推翻孙中山为首的大元帅府,另组“商人政府”。
孙中山得悉后,于8月11日急令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以两艘军舰将商团的丹麦商船监押。陈廉伯则一面要求政府发还军火,一面大造社会舆论给政府施压。
目前军火是直接扣押在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手上。蒋介石会不会动摇呢?
身在上海的张静江也有此担心,他尤其担心蒋介石因为与孙中山的矛盾,而不能守住立场。(蒋介石同中山先生的矛盾,在上集咱们说过。)
所以张静江特意给蒋介石写信嘱咐:“军火在我手里则对革命有利,在商团手里则对商团有利。弟当以党内利益为重,唯总理之命是从,善予处置。”
蒋介石在收到张静江的来信后,心里有了主心骨。于是在广州商团包围大元帅府并且煽动商民罢市后,蒋介石对黄埔军校学生训话说:
如果党里说这个军械我们可以取用,我们就取用。说我们要保管,我们就保管。要完全做一个革命军人模范给别人看。这就是我对于扣械案的主张。
以此来表明立场,安抚军心。
8月下旬,广州商团胁迫了广东100多个城镇罢市,英国还集中9艘炮舰助威,向广东革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,武力恫吓。形势一触即发。
当时,国内其他地方也不太平。9月3日,直系的江苏都督和皖系的浙江军阀开战,俩人一个姓齐一个姓卢,所以又称齐卢战争。形势复杂,张静江担心蒋介石做出错误判断,再次写信给他:
“介弟需乱中清醒。各地纷乱,均系帝国主义暗中作祟。帝国主义不倒,则中国内乱不止,军阀各逞其凶。若总理重举北伐,则黄埔当为后方大本营,弟更显中流砥柱之作用。在如此激流涌动、浑浊水洋关头,清醒为首要之,一切应以总理之主张为示,万望切记!”
张静江再次稳住了蒋介石的心神。
话说,中山先生因为要再次北伐,重心不在商团这边,所以面对商团的叛乱,总体上采取的是容忍克制态度。所以归还了一些枪械。
但广州商团并不这么想,他们得到一些枪械后,继续叛乱。
当时的革命政府中,胡汉民、汪精卫也主张向商团妥协。所以孙中山筹备组织对付商团的革命委员会时,考虑了胡汉民和汪精卫。
蒋介石不知是真反对商团,还是怕胡汉民、汪精卫得势,所以特意写信给孙中山,强调革命委员会中万万不可以有胡汉民、汪精卫两人,否则这个革命委员会不如先不组织。
但孙中山考虑胡汉民、汪精卫的影响力,考虑党内团结,回信否定了蒋介石的意见。
蒋介石再次气得发昏。
张静江得知后,赶紧又给蒋介石写信,劝他一定要认准方向,韬光养晦,绝不要意气用事。
张静江的来信,再次使蒋介石“乱中清醒”。
此后,蒋介石发表了一系列符合孙中山思路的革命言论,如:我们今日革命之目标,就是要先打倒帝国主义,帝国主义不倒,其扶持的军阀就永远不会消失。
同时,蒋介石亲率黄埔军校学生和留守广州的警备军、工团军等,积极配合从韶关回师的北伐部队,于10月14日将商团叛乱全部镇压下去。
广州商团叛乱的平定,使蒋介石声威大震。这中间,少不了张静江每每关键时刻稳住蒋介石心神的重大作用。
叛乱平定后,张静江在上海南京路大办酒宴庆祝,对党内和商界朋友说:“平定商团叛乱,黄埔军校师生功不可没,介石身为校长,当领此殊荣。后方既定,总理之北伐当可大举矣!”

蒋介石的贵人张静江
学习养卡提额,融资,信用卡背后财富,免费学习价值998课程 每天限前10名,添加 微信:q675837605 备注:我想学习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nyon8.com/106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