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讨论持有银行股的很多,靠其分红赚钱的思路,有人嗤之以鼻,有人趋之若鹜。我们简单分析说明下。
有人说分红就是分自己的钱,在我看来短时间内确实如此,因为填权过程较长,再由于股价的波动,银行股一般会长期横盘,股价波动,导致短时间内(1~3年)分红主要分的是自己的钱。
但是从长期看,10年为一个周期的话,以国有银行为例,10年平均股息在5%以上,如果只在分红后继续股息复投,保守来说,至少收益原来50%~70%,有人可能要问股价跌了呢,不可否认存在这个可能,但是10年的复投,已经把这个风险降了很低,即使跌了,通过10年周期你最后的股价和你持仓不复权股价不会有太大出入(±10%)

时间成本+复利+风险 =可怕的收益+降低风险
为什么银行股,被人偏爱
1、高股息率,即高分红。可以随便拉国有银行近10年的股息率去查,几乎很少有低于5%,近些年都在7%左右
2、股价稳定性,大概率不会出现暴涨暴跌情况,银行股涨停极其少见,尤其在国行和股份制大型银行中
3、退市、破产 这个几乎不可能,我们体制决定了国有银行不会出现,银行股买相当于看国运的
4、稳定持续的分红,国有银行自上市,从没有中断过分红,
有人谈分红,又谈不赚钱
这些人多数买的非国有银行,国有银行是财政部占大头,各种国家控制的财团占有,大盘不是一般机构能抬高或者打压股价的,流通股较少。而股份制都是央企和国企控股,流通股较多,追求利益,股价有起伏,股息率较低,总体收益要看自己切入时间的,假如10年前你买入招行,股价和股息都让你赚翻天了,如果你买入的是其他股份制,没准还亏钱。至于城商行和农商行,完全就是投机炒作股票,流通股非常多,他们受地域性和地方政策影响很厉害,赚钱的时候真赚钱,亏的时候也是雪崩般,他们更追求利益,股息率一般都偏低,上5%都很少。短线不能玩国有银行,横盘周期长,收益率不高,中长线适合股份制银行,股价有波动,有不错的股息率,风险系数比国有高。
房地产对银行股影响
房地产对于国有银行,可以说是九牛一毛,很多人以为银行收益主要靠房地产。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。国有银行是我们国家金融基石,早都涉及到各行各业中去了,而且他们不会直接与企业挂钩的,都是通过国企、央企、地方政府,间接去涉及产业中。
房地产真正影响的是城商行和农商行,他们受制于地域性,主要靠地方小企业、个人储蓄(利率明显高于央行发布的)、当地土地借贷等等
国有银行股分红类似于养鸡
假如持有10w股交行,相当于养了10w斤重的母鸡(不死鸡),每年7月分红≈下蛋,股息率≈蛋的重量(7%),分红后表面上看,母鸡减少后的重量(10w*(1-7%))+蛋的重量(10w*7%)≈母鸡重量(10w)
- 母鸡要恢复到原始10w重量=填权过程
- 蛋可以直接卖了(分红的钱),也可以直接换饲料(复投买股份=增加母鸡重量)
- 再用钱买饲料 加快母鸡重量恢复速度=不停地做波段和T,打低股价,缩短了填权过程时间
- 理论上 1份钱=1kg饲料≈1kg鸡肉重量,但是受鸡肉卖出价格,可能出现你卖的鸡肉跟饲料价格不一致,会造成你盈利或者亏损。但是无论鸡肉价格怎么变,你7月份都会得到一个鸡蛋
- 母鸡总趋势一直在长肉,每年都会下蛋,蛋的重量比较稳定(出现有忽大忽小概率低)
- 在下蛋前,争取把母鸡重量提高到多一个蛋的重量,这就看你前期饲养,如何处理好饲料和鸡肉增长收支比例
希望大家,理性看待银行股投资,追求高利益,就要承担高风险。不同人操作方式不同,降低风险,保证收益才是目的。银行股做好了年回报率10~20%不在话下,亏损只要不是追涨杀跌-1~10%就差不多了。「生活」浅谈退休金规划理财
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
#头条创作挑战赛##南京头条##银行股##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##股票#
学习养卡提额,融资,信用卡背后财富,免费学习价值998课程 每天限前10名,添加 微信:q675837605 备注:我想学习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nyon8.com/107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