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象新闻记者 陈思
最近,渣打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渣打中国)宣布,由于信用卡业务战略调整,该银行已于2022年1月初关闭了在线信用卡申请渠道,并计划从2022年2月20日起暂停所有渠道的信用卡申请。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鉴于这一现象,2月16日,金融专栏作家、高级信用卡研究专家董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

董郑认为,根据渣打银行发布的公告,事实上,它只暂停了信用卡发卡业务,并没有停止信用卡服务,这是渣打中国正在削减信用卡业务的规模。
据报道,目前在中国大陆发行信用卡的外国银行包括渣打银行、花旗银行、汇丰银行、东亚银行等。根据央行2014年通知的数据,外国银行在中国大陆发行了90万张信用卡,然后该数据没有公布。
根据几家外资银行的情况,董峥现在的数量应该在200万左右。他认为,即使在这样的规模下,花旗和汇丰也占了很高的比例,渣打的地位相对较弱。目前,中国领先的银行信用卡发行量已超过1亿。与国内银行相比,外资银行的信用卡发行量几乎没有可比性。原因是外资银行将信用卡用户定位为高端人群,申请门槛过高;二是国内信用卡市场饱和,外资银行信用卡产品没有竞争优势。
近年来,信用卡在中国经历了快速和非凡的发展。我们的许多‘游戏玩法’可能在其他市场上从未见过。就像银行从事优惠补贴一样,虽然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,但没有中国那么强大。
董郑认为,综上所述,这是外资银行的适应。这种大型国际银行一般都有全球化的经营理念和风格,风格相对统一。虽然外国银行在国外发展相对成熟,但我国国内银行发展迅速,将面临本地化的问题。这在信用卡方面尤为明显。
“银行暂停信用卡业务,可能对普通人来说比较新鲜,其实对我们这些相关研究者而言,已经司空见惯,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一个事情。如果经营不赚钱,或者达不到预期效果,花钱成本太高,退出市场是选择之一。但在中国信用卡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。事实上,只要渣打中国退出,以后很有可能无法恢复。渣打虽然形式上不退,但实际上可能已经放弃了。”
学习养卡提额,融资,信用卡背后财富,免费学习价值998课程 每天限前10名,添加 微信:q675837605 备注:我想学习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nyon8.com/3430.html